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测试卷九—— 敦育理论综台(I学部分)
更新时间:2020-08-18 16:17:53 作者:网络 点击数:7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测试卷九

 

敦育理论综台(I学部分)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 ).

 

A.人本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认知主义理论

 

2.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以及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 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3. “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的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4. 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 )。

 

A.构造主义学派

 

B.机能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5.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 的( )。

 

A.受教育的权利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6.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

 

A.民主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7. “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8.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9. ( )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10.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

 

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 )。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12.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13.对接到大学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就是(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14.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是(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5.“在能力和兴趣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改变自我”,这属于下列哪类智力的任

 

务?( )

 

A.语言智力

 

B.社交智力

 

C.自我认知智力

 

D.自然观察者智力

 

16.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不可抑制,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培养成为一个画家,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

 

响?(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8.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19.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20.儿童多动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

 

A.6到8岁

 

B.7到9岁

 

C.8到10岁

 

D.9到11岁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2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选择作用

 

23.“三个面向”主要是指( )。

 

A.面向21世纪

 

B.面向现代化

 

C.面向世界

 

D.面向未来

 

24.下列选项中,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 )。

 

A.动物的心理活动

 

B.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C.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机制

 

D.心理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行为

 

25.态度的结构包括(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26.班杜拉将强化方式分为( )。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27.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__________的培养目标和__________的教学目标。

 

28.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__________、 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9.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 为__________。

 

30.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__________等。

 

31.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__________。

 

3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__________的原则。

 

33.深度知觉就是 知觉和__________知觉。

 

34. 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液态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__________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35.班杜拉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__________行为来完成的。

 

四、辨析题(每小题1分,共5分)

 

36.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37.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没有区别。

 

38.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

 

39.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40.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41.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42.《教师法》对教师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教师概念?

 

43.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

 

44.简述人类学习的特点。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5.材料:(1)教师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毫无意识。

 

(2)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鼓励。

 

(3)教师只对班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同学关注。

 

问题:分析产生这几种情况的原因。针对这几种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教学过 程民主化?

 

46.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成了剧本。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有的同学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已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47.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七、论述题(9分)

 

48.论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人的发展的基本概念是存在或者自我。人本主义理论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

 

2. C[解析]略

 

3. B[解析]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复杂性、示范性的特点。“师者,人之模范也”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的特点。

 

4. A[解析]构造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5. A[解析]略

 

6. B[解析]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这种做法对班级的正常运作会起到不利的作用.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正确答案选B。

 

7. C[解析]消极型的课堂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不积极,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感到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因此,正确答案选C。

 

8. C[解析]略

 

9. A [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10.C [解析]标准参照评价是指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 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正确答案选C。

 

11.A[解析]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即为哪里有道,哪里就有老师,体现出老师的传道者角色。

 

12.C [解析]童年期是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年龄阶段,小学阶段相"-3于人生发展的这一时期。

 

13.c[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方式 的记忆。

 

14.c [解析]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15.C[解析]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中,这属于自我认知智力。

 

16.A[解析]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特征是:强,不均衡。

 

17.A[解析]遗传素质会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某种可能性。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具备被培养成为一个画家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他没有成为画家的“遗传素质”。

 

18.B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心理自我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19.D [解析]认同的含义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20.C [解析]多动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男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

 

二、多项选择题

 

21.ABCD[解析]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2.ABCD [解析](1)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2)选择作用。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基本范围,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3)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4)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3.BCD[解析]略

 

24.ABCD[解析]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也研究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机制,也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行为。

 

25.ABC[解析]态度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26.ABC[解析]班杜拉将强化方式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负强化是斯金纳提出来的。

 

三、填空题

 

27.各级各类学校教师

 

28.有计划 有组织

 

29.义务教育

 

30.周课时

 

31.心理特征

 

3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33.距离 立体

 

34.晶态 语言

 

35.观察模仿

 

四、辨析题

 

36.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及有领导的认识。

 

37.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创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38.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一对矛盾。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9.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

 

水平的智商。即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40.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任何不同。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有意义学习活动多偏重于接受学习,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由于发现学习费时太多,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手段;另一方面,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发现学习和接受学*-7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是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

 

五、简答题

 

41.答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42.答案:《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界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理解教师这一概念时,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集合体,从其职业的特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

 

43.答案:(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 需要。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 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 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

 

44.答案:(1)人类的学*-7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体现出它的社会性。人类除了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以外,也在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

 

(2)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语言扩大了个体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 可能性,使人不仅可以掌握具体的经验,而且可以掌握抽象、概括的经验。

 

(3)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动物的学习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环境,也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人类的学习是有学.--j动机和学习目的的,是积极主动地作用于环境的。

 

六、案例分析题

 

45.答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1)毫无意识地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虽然看起来是平等的、民主的,其实这种“毫无意识”却是忽视了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未能将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动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2)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和鼓励,一方面可能是这部分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同学的学习成绩较好,教师受升学率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关注。

 

(3)只对班上的少数人关注,可能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其他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对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关注、鼓励,而忽视很大一部分同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民主化,就应该做到:

 

(1)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一是要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使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获得发展。而这种发展不应以分数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更应该树立多样化的衡量标准。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不能因为有的同学不主动参与就不关注他们,这部分学生恰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的群体。

 

(3)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积极地配合好教师的教学。因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来完成的,忽视哪一个主体都会对教学造成不利影响。

 

(4)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争取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气氛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5)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要经常不断地向师生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让师生共同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46.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照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开发潜能,追求创新。

 

47.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唯课本、唯教参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七、论述题

 

48.答案: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职责,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广泛而准确

 

地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地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等等。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精华资讯
推荐资讯
客服电话
0871-66376077
关注微信
手机版
返回顶部